
松溪專題
- 分類:媒體報道
- 作者:張莎 廖晨星 湯文娟 李典利 葉性輝 文/攝
- 來源:大武夷新聞網
- 發布時間:2021-04-25 10:45
- 訪問量:404
松溪專題
【概要描述】近年來,松溪縣持續實施“大城關”戰略,以水美城市、湛盧特色小鎮為主抓手,推動“西延東擴、跨河發展”,持續推進城市居住品質提升,補齊城市功能短板,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 分類:媒體報道
- 作者:張莎 廖晨星 湯文娟 李典利 葉性輝 文/攝
- 來源:大武夷新聞網
- 發布時間:2021-04-25 10:45
- 訪問量:404
福建永順機械有限公司車間一角 (葉性輝 攝)
4月8日,在普侖斯(福建)泵業有限公司內,工人在維護機器設備。(李典利 攝)
松溪實施“大城關”戰略
持續提升城市居住品質
“我就住在這條路對面,以前這里都是菜地、水溝,道路也是窄小坑洼,出行很不方便。自從去年底北環路通車后,很多回鄉的同學朋友都說這條路現在是又寬敞又舒適,周邊面貌也大不一樣了。”13日,松溪市民蔡鋒告訴記者,建成后的北環路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再也不要繞小巷子了。
近年來,松溪縣持續實施“大城關”戰略,以水美城市、湛盧特色小鎮為主抓手,推動“西延東擴、跨河發展”,持續推進城市居住品質提升,補齊城市功能短板,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松溪縣龍中龍片區位于城區中心,有塊面積300多平方米的公園用地一直閑置著,成為周邊居民的“菜園子”。去年初,經過縣政府多次會商,這塊“黃金地塊”打造成松溪縣第一處“口袋公園”,于今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
龍中龍片區文化公園建筑面積雖然僅有320平方米,但建有小廣場、文化墻、涼亭和弧形長廊,功能俱全。傍晚時分,在夜景燈的輝映下,孩子們在公園里玩耍,家長們在涼亭里聊天,這座“口袋公園”已經成為周邊市民休閑娛樂的新場所。
“百里松蔭碧長溪”,松溪縣因水而得名,又因水而興。近年來,松溪牢牢把握“水美經濟”機遇,提升城市居住品質。行走在水美松溪樟樹林公園,靜看水天一色的晨曦景色,欣賞白鷺掠過潺潺流水,無論是清晨鍛煉還是黃昏休憩,這里都是許多松溪人每天必來的打卡點。
記者從松溪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2021年,松溪縣初步謀劃居住品質提升、交通品質提升、水環境品質提升、管理品質提升、基礎設施補短板等城鄉建設品質提升項目五類,共計項目26個,總投資28.3682億元。
今年,松溪縣除了加快建設湛盧小鎮基礎設施,建成湛盧大道,啟動奎光大道建設,布局建設學校、融媒體中心等片區開發引領項目外,還將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縣武裝部至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農貿市場及安置房綜合體項目建設。啟動2021年武裝部至財富天下棚戶區改造項目(二期)、老舊小區改造1385戶,著力改善2000年以前建成的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小區居住條件,完善小區消防、安保、雨污分流等設施,補齊老舊小區短板;優化完善城區交通路網,新改擴建城市道路10公里,加快推進湛盧大道、陳源北路、軍民路、新村路等城市道路建設項目,進一步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張莎)
最細ES纖維產自松溪
當你在給孩子使用嬰兒尿不濕時,有沒有想過尿不濕內透氣性好、手感柔軟的無紡布不少就產自松溪!
福建閩瑞新合纖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松溪縣城東工業園,是松溪新型輕紡產業鏈條中獨樹一幟的龍頭優勢企業,主要從事ES纖維的生產和研究。
據介紹,ES纖維為雙組分皮芯結構復合纖維,主要作為熱風無紡布的原料。熱風無紡布具有柔軟、膨松、有彈性,透氣透濕性好等特點,被廣泛用于制造具有親膚風格的一次性產品,如嬰兒尿布、成人失禁褲、女性衛生材料等。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發展,高端紙尿褲、失禁褲等產品需求量急速增長,用于制造具有親膚風格一次性產品的ES纖維需求量也跟著大幅上升。
為把握市場機遇,公司從日本引進了專家組成核心技術團隊,經過持續研發與創新,于2019年完成一條生產線的技術改造,成功量產ES纖維。2020年又新增一條生產線,目前年產能達到3萬噸。
去年9月,在南京舉辦的第二十七屆生活用紙國際科技展覽會上,閩瑞新合纖生產的高品質ES纖維大放異彩,其展現出的核心產品競爭力和行業領先配置水準,受到了業內人士和客戶的交口稱贊。作為目前全球極少數具備超細ES纖維生產能力的廠家,閩瑞新合纖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去年南平市制造業單項冠軍排名上,該公司成為8家獲評省級企業之一。
“高端ES纖維的技術難點在于,超細ES纖維為了保持纖維物性的均一性,制造難度大。目前,國內1.2D及以下的ES纖維主要采購自日本、臺灣和韓國,而更細的1.0D只能依靠日本進口。我們公司高端ES纖維不僅彌補了國內細旦纖維的空缺,還首次研發出了0.8D ES纖維,大大改變高端細旦纖維只能依靠進口的現狀。”閩瑞新合纖總經辦主任董麗梅介紹。
走進閩瑞新合纖一廠生產車間,企業自主研發的專用定制生產線高速運轉,疊絲、牽伸、烘干、打包……公司嚴格把控生產的每個環節,從方法步驟、目標進度、工作標準到品控、質量、成本等方面的實施控制,都在不斷優化管理,提升效率。“今年國內用在衛材部分的ES纖維需求量預計達到52萬噸,為進一步提升產能,這條ES纖維2號生產線旁,將再新增一條生產線。”閩瑞新合纖一廠廠長劉劍告訴記者。
2021年,“小”纖維再出發。高端ES纖維已成為公司的主導產品,其中國內首創開發的0.8D規格的ES纖維,奠定了國內領先地位,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0.8DES纖維吸水性、透氣性又上了一個臺階,目前已經有多家國際國內知名高端紙尿褲企業與我們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市場應用前景廣闊。”董麗梅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張莎)
古韻松溪 茶香馥郁
仲春時節,湛盧披綠,春茶飄香。
在松溪縣茶平鄉萬畝茶山里,一排排錯落有致的茶樹似層層波浪,漫山遍野,一行行茶樹抽芽吐綠,顯得格外誘人,沁人心脾的茶葉清香讓人陶醉。村民們戴著草帽,背著竹簍,嫻熟地采摘春茶,不一會兒便裝滿腰間的竹簍。茶農李躍飛說,今年行情好,茶青價格比去年多兩成。
相隔不遠的湛峰茶廠內,各種制茶機24小時轟鳴作業,經過多道復雜工序,制作出一批批合格的白茶和綠茶。“客商都說松溪生態好,生產出來的茶味道更濃厚,回甘也更為清甜。”總經理陳國愛認真檢查新茶,一臉笑意,“這幾天,每天都有五六車茶葉發往全國各地。”
松溪作為閩北重要產茶縣,是閩北首個國家生態縣,素有綠色金庫的美稱。松溪產茶歷史悠久,早有“南有安溪,北有松溪”的美譽,是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全省最大的蒸青綠茶出口基地和唯一的抹茶生產基地。茶產業也是松溪縣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在發展農村經濟、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松溪縣委、縣政府在保護自然生態的同時,把茶產業發展擺在重要的戰略位置,堅持抓綠色、有機茶葉基地建設,相繼獲得“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茶葉百強縣”等國字號品牌,是全省唯一獲批實施國家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促進項目(茶葉)的縣,“松溪綠茶”“松溪紅茶”還登上2019年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2020年底,全縣茶園面積7.56萬畝,產量10540噸,產值5.8億元。全縣有注冊茶葉加工企業(含合作社)248家,7家茶企獲得有機認證,面積6500畝,3家茶企正在開展有機認證;綠色食品認證2400畝,16家茶企正在開展綠色食品認證,認證面積將達3.5萬畝。
此外,松溪縣委、縣政府積極實施《松溪縣促進茶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松溪縣促進茶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大力扶持茶產業加速健康發展,在不斷推進標準化生態茶園和智能化加工的基礎上,以“生產加工、品牌營銷、文化休閑”為主線,以茶文化弘揚、休閑觀光、茶事體驗、茶園運動、茶區民宿等為主要內容,逐步形成茶旅結合的新興產業鏈,初步建成龍源生態茶莊國家3A級綠茶景區、鳳凰山莊、湛松農場、茶平萬畝生態旅游區等一批茶旅結合的項目。
“我們還將不斷加快實施茶業綠色化、標準化、品牌化戰略。”松溪縣縣長蘇建旗表示,接下來,松溪將以生態資源為依托,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展示松溪優質茶品、工匠精神、茶園生態,全面打響生態茶品牌,推動實現產業振興,在茶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道路上不斷邁出堅實的步伐。(廖晨星)
湛盧山下綠意足 “帶”動發展百姓樂
“隨著景區建設的不斷發展,全家都跟著受益,兒子兒媳也回來了,相信以后的日子肯定越來越好。”11日,恰逢周末,松溪梅口古埠景區里人頭攢動,景區管理員陸禮進一臉笑意,他見證了景區從“無”到“有”,從一片“泥濘”到一方“樂土”的過程。
梅口村位于松溪縣鄭墩鎮,背靠湛盧山、面臨松溪河,是松溪河在松溪境內最末端的村。2018年起,該村按照 “點上出精品、線上有美景、一帶一主題”的要求,圍繞“農民富、產業興、鄉村美”的發展目標,深挖古渡、古民居文化,發展鄉村旅游。“鄉村游的發展,給村里帶來不小的變化。”陸禮進介紹,有的村民賣起了麻糍粿、豇豆粿、社餅等特色小吃,有的村民成為景區建設工人,還有一些村民開了農家樂……隨著景區旅游產業的發展,以旅游產業帶動鄉村振興正在逐步實現,該村也被評為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點。
這些喜人的變化,不僅僅是在梅口村。近年來,鄭墩鎮以新鋪村為起點,勾勒鄉村振興的秀美畫卷,陸續打造“茶和新鋪”“甜蜜萬前”“水美前進”“醇香張屯”等鄉村振興示范帶,“美顏”和“換裝”持續上演。
串點、連線、成帶,抱團發展。松溪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高標準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每條示范帶充分考慮各鄉鎮特色產業、景觀景點、鄉風民俗、交通區位等要素,從謀劃培育到項目落地,都充分體現了精準、精細、精美。
“以鄉村振興示范帶為重點,持續發力美鄉村、富鄉民。”松溪縣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該縣已成功打造5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創建2個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下一步,我們還將推動鄭墩鎮省級鄉村振興特色鄉鎮和7個省級試點村不斷提升,每個鄉鎮均要培育若干鄉村振興示范村,分別打造一條特色鮮明的鄉村振興示范帶。” (廖晨星)
在創新研發上不斷突破
福建永順機械推出新式籽棉打包機
9日,記者走進位于松溪縣城東工業園區的福建永順機械有限公司車間,工程師們正依據客戶試用反饋,對籽棉打包機產品進行進一步改造升級。到了采棉季,這款“下蛋機”將在棉田里大顯身手。
眾所周知,籽棉并非可以直接用來紡紗織布,需要通過軋花機等裝置進行一系列處理,軋出棉籽并除去雜質才能成為用于紡織的皮棉。隨著棉花生產現代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逐年提高,棉花播種、采收環節已經基本實現機械化。
“新疆是我國主要產棉區,對農機需求大,目前市場的采棉機大多還是廂式采棉機,難以滿足采棉、打包一體化的需求。而能滿足要求的國外采棉打包一體機不但售價高,而且如果全部更新換代,將使市場上還具備采棉能力的200多億元廂式采棉機面臨報廢。我們公司自主研發的籽棉打包機,填補廂式采棉機不能完成打捆、包膜作業的功能短板,使箱式采棉機配套籽棉打包機后,不但能實現棉不落地的市場需求,同時還可以盤活200多億元廂式采棉機資產。”永順機械董事長張培坤指著眼前的新式籽棉打包機介紹說,“添置一臺籽棉打包機只需70多萬元,每畝可以增加80多元的作業收入,每天作業500畝,除去成本,可獲利2萬多元,在節省成本的同時提高了效率。”
幾年前,永順機械就與新疆棉花結了緣。2018年,公司自主研發的棉稈殘膜回收聯合作業機被列入省科技廳和新疆科技廳的科技援疆合作協議,并獲3項國家發明專利和13項實用新型專利,聯合作業機開進了新疆棉田,助力棉農高效拔除棉稈、清理殘膜,降本增效,得到廣泛的認可與贊譽。
“4月10日,新疆昌吉州農業農村局農業機械推廣站邀請公司參加棉花收獲機械化現場會,產品得到與會代表的肯定;12-13日,福建省農業機械鑒定推廣站來到廠里進行籽棉打包機農機新產品專項鑒定。”張培坤告訴記者,“月底,我們將取得國內第一本籽棉打包機的農機新產品專項鑒定證書,該產品今年有望納入全國農機購置補貼范圍,進一步推動棉花采收的機械化和自動化作業水平,為新疆的棉花產業降本增效、提高質量服務。”
科研創新是企業的生命力。“永順機械將在創新研發上不斷突破,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適應農民的迫切需要,制造出更多擁有自主技術優勢的農機產品。”張培坤說。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福建閩瑞新合纖股份有限公司 閩ICP備18005984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福州